簡單介紹了市地重劃的概念,本篇就稍微深入
解釋市地重劃,並以新竹市的光埔二期自辦市
地重劃區為例子,讓大家透過例子可以更清楚。
一、緣由:
政府將一地區之土地用全面的角度做合
理的土地利用規劃,就叫做都市計畫,其被
計畫劃定範圍內之土地,就叫做都市計畫土
地(區),然而,並不是政府紙上作業動一動,
我們的土地就會自動變成規劃後的樣子,反
之,政府會排定優先順序,將都市計畫土地
一區一區的依照規劃重新整理與改造,而這
動作就是我們所說的市地重劃。
實例:
在新竹市靠近科學園區北邊的一大塊未開
發土地,在94年被政府納入都市計畫土地,並
劃定為重劃區,計畫名稱為:
新竹市變更高速公路新竹交流道附近
地區特定區計畫(新竹市部分)(第
一次通盤檢討)主要計畫案。
二、發起:
當一區域有了都市計畫規劃後,後續就
可以按照規劃內容將土地重新整理,而依照
申請人身分的不同又可區分為公辦市地重劃
(主管機關提出申請)以及自辦市地重劃(人民
提出申請)。
而光埔二期自辦市地重劃區就是由代表
人吳清源(九鼎開發建設)提計畫所發起的,其
籌備會正式於102年1月發起通知程序,同年7
月通過申請。
實例:
光埔二期自辦市地重劃區
三、計畫內容:
一個成功的市地重劃,首重所有參與者都
能夠滿意之完整計畫,因此,為每個角色設定
適當利益是非常重要的,當有一方不顧特定角
色之利益時,就請看看苗栗大埔的慘痛事件吧,
而自辦市地重劃的參與角色如下:
a.整合者
b.土地所有權人
c.政府
d.工程廠商
假設整合者是地主之一的話,其重劃後,後
三者都要有適當的利益,以光埔二期自辦市地
重劃區為例:
1.土地總面積:
計畫區總面積96.86公頃(100%)。
2.重劃後公共設施(政府利益):
38.64公頃(39.90%)之土地為政府所有,
其包含道路、公共設施、政府機關用地
、學校、綠地....等。
3.重畫整體經費(廠商利益):
約51億之經費負擔,以14.28公頃土地
(14.74%)當作經費來源。
4.地主分回土地(地主利益):
扣除以上土地後,原地主分回43.94公頃
(45.36%)
看完後也許會好奇,所有權人的土地面積
在重劃後分回不到一半,為什麼還要答應呢?
如果你知道該案開發前後的土地預估單價由
11.8萬/坪變成50萬/坪,你就可以了解為什
麼了,不過再強調一次,重劃首重所有參與人
都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益與對待,而其中分回土
地的位置、形狀、臨路大小...等,也是一大重
點。
至於重劃流程,政府網站都會提供,如下:
1.徵求範圍內地主同意。
2.發起成立籌備會。
3. 範圍申請核定。
4.研訂自辦市地重劃計劃書報核。
5.公告重劃計畫書 。
6.研擬重劃會章程草案。
7.成立重劃會。
8.籌編經費及公告禁止移轉等事項。
9.現況調查及測量。
10.工程規劃設計。
11.查估重劃前地價。
12.查估土地改良物或墳墓拆遷補償費。
13.土地分配設計及計算負擔。
14.分配結果公告及異議處理。
15.申請地籍整理及土地登記。
16.土地交接及清償。
17.申請核發重劃費用負擔證明書。
18.財務結算。
19.重劃會解散。
四、法源依據:
1.平均地權條例及其實施細則。
Ex:民間團體辦理市地重劃貸款要點。
結論:
自辦市地重劃是個極大的計畫與工程,
但其也是讓整區土地效用大幅提升的最佳方
式,單然前提是計畫要顧及所有參與者利益,
整體流程透明化,不要讓某一方被嚴重剝削,
讓大家可以真正去體驗到土地活化後的好處。